作者:钱颜文(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具有科研优势特色的大学为依托,将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融通创新的重要平台、构建双创生态的重要阵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国家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都市圈创新高地的新地标。
科学园、科学公园、科学园地、科学园区,多以高等学校科研实力为依托,在校园或环绕校园建立的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基地。951年,费雷德里克・特曼教授创建的斯坦福研究园,开创了“大学科技园”的先河。随后,大学科技园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创办了波士顿18号公路两侧高科技产业区内7%的科技企业;剑桥大学与邻近城市彼得伯格连接成长达8公里的“高技术走廊”,被誉为“剑桥现象”等。
中国的大学科技园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积极改革高校科研体制,把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开展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1988年东南大学建立了国内diyi个以大学为主体的科学园——科学工业园。1989年,东北大学正式创办了全国diyi个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科技园。1992年北大科学园开始创建,1994年清华组建科技园发展中心并开始建设科技园,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同济科技、东大阿尔派等就是随着大学科技园建设成长起来的。
在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及各大学的共同推动下,到2014年底,我国依托142所高等学校,先后共认定了10批、1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此外还有一大批由地方政府认定或高等学校自主建设的大学科技园。2019年11月,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启动了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
大学科技园的初衷在于转化创新成果、孵化创新企业。从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全国大学科技园孵化的企业累计毕业超过1万个。仍在孵化的企业也超过1万家,每年新孵化的企业超过2000个。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布在56个城市,依托的大学超过142个,与大学的分布总体是一致的,主要分布在地区、京津冀和中部地区,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长沙、成都、西安等科教名城。珠三角区域也有一定数量的高等院校,但大学科技园发展相对不足。从大区域来看:长三角40个、京津冀2个、中部地区14个,约占70%,涉及到的高校近100所。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虽然大学科技园以大学为依托,但也有例外。没有明确具体大学支撑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有4个。分别是: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内蒙古国家大学科技园、无锡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圳当时没有大学,但采取了创新的方法,依托深圳高新区为主体,设立了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
部分大学科技园由多所高校联合支撑,主要弥补单个大学科技支撑力不够等问题,有些则是强强联合,比如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这些大学科技园的竞争力相对较强。
大学科技园的在孵企业,整体上看规模相对较小,收入大体上在300至400万元左右、员工数量大约是15个人上下。从历史趋势来看,在孵企业的收入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过去十年中,平均的收入规模大多时候低于300万元。从员工数量来看,规模也是逐年下降。从早期的20人左右,下降到15人左右。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区域角度看,孵化企业在创业初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特别是在孵企业的年收入规模方面,各个区域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区域总体较高,但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并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低于10%的年均毕业率(是指按照一定评估标准,当年孵化成功的企业占所有孵化的比例)。在过去发展历程中,孵化企业能够成长壮大的比例也不多。大约10%的企业能够孵化成功,这并不代表着未来能够存活,毕业后的企业仍然面临着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从2004-2007年的早期阶段,在孵企业的毕业率相对较低,2008-2011年的金融危机政策应对宽松期,在孵企业的毕业率相对较高,2012年以来总体上处于10%以下。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失败是正常的默认选项。除了正常的转化,也有很多在孵企业失败或者转向其他的创业孵化机构。从2004年以来,孵化失败的企业数量每年都超过毕业的数量,2013年以来,孵化失败的企业均超过2000家,2018年更是超过了3000家。失败企业与毕业企业之间的比值接近4,孵化成功率下降到25%。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有投入就有回报。不同区域,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投入的资源和扶持力度也不一样。总体上看,发达地区对大学科技园的投入强度明显比其他区域的投入强度要高。从场地空间、机构人员配置和孵化基金投入来看,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中部地区的投入相对靠前。北京的场地空间投入面积超过130万平米,江苏、湖北、上海、河南等地投入紧随其后,均超过50万平米。西部地区基本总体比较欠缺,大多投入不足10万平米。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大学科技园的机构人员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投入的人员数量zui多,北京超过500人,接近400人,江苏接近300人。这部分受所在区域的大学科技园的数量影响,北京、上海、江苏的大学科技园数量zui多,投入规模相应较多。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投入支持孵化企业发展的孵化基金规模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江苏、上海、浙江位居前三,中部地区的湖北、安徽也有较多规模资金支持。京津冀的北京、大湾区的广东等地,相对来说没有表现出与其经济实力相一致的资金规模。可能的原因在于市场化投资基金比较多,弥补了孵化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体现了不一样的供给结构。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多投入多回报。从2018年数据来看,在孵企业的总收入位居前三甲的是江苏、北京、上海,分别达到76亿元、48亿元和4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接近50%。西部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在孵企业收入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体的投入与回报之间的相关性。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高投入就能带来高回报,从投入产出比来看,湖北、河南、新疆等地区的大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规模的产出。下图中的蓝色色块大于红色色块的区域,表明了区域的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低。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孵企业规模与场地空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北京、上海、江苏三个区域表现得更加明显。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在于靠近创造知识的空间,形成知识、技术向工程持续转化和迭代的知识基础。大学周边足够的空间,以及包括孵化基金等相应扶持政策相对重要。从初创期企业的发展来看,政府给与的孵化资金并非是zui重要的,有些区域有孵化基金、有些总体比较薄弱,存在弱相关性。但风险投资资金是必须的支撑要素,如北京等发达地区,除了孵化基金,还有很多其他的资金来源渠道。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新时代,大学科技园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
从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一些投入指标来看,场地空间呈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本身发展对空间需求增加带来的挤压,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租金价格的增加,空间使用的集约化程度也在提高。
随着市场化运作的创客空间、双创基地、创客工厂等各类载体的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和作用是否会降低?客观地说,市场化的创业孵化器相比国家大学科技园在资本导入、社会关系网络、专业化服务方面更具优势。但大学有大学的核心优势,在创新源头的供给、迭代和隐性知识的传递和交流方面,具有天然的便捷性和先导性。
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创新驱动为主的新时代,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品牌效应仍然会发挥特殊价值。未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要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要将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紧密结合,要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紧密结合,要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与加强部门地方的指导和支持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大学科技园在孵化企业和推动成果转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能力。
未来,中国的大学科技园,也会走向分化发展的路径,长三角、京津冀、中部地区等高水平高等院校密集的区域,仍然是扛起中国大学科技园这一面旗帜的中坚力量,是新技术的发源地、独角兽的发源地、新商业模式的发源地。特别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优势区域,必将绽放新的创新之花。
创新文化、创业文化,已经在这一平台深深扎根。
创新群体、创业群体,已经在这一平台繁衍生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谷歌(chrome)浏览器下载
产业招商/厂房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瓯乐棋牌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瓯乐棋牌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