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瓯乐棋牌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产业园区的转型与升级路径 -瓯乐棋牌

admin1年前 (2022-05-17)常熟产业信息102

  摘要:当前,我国产业园区众多,国土面积占到约 − 万 平方公里,但真正有效利用的园区少之又少,大量闲置的现 象比比皆是。同时,由于配套严重滞后,很多园区都出现“产城 分离、工业孤岛”的问题。如何让大片沉寂的土地复活,构建产 城融合的新园区,本文将试图为迷茫中的园区寻求一些转型升级 路径。

  各类园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载体,成就了今日中国制造的 辉煌。从 979 年我国建立diyi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 业区,至今历经 35 年的沧桑之后,目前,仅批准的国家级、省 级、市级园区就有 300 多家,国土面积大概能占到 2−3 万平 方公里,这些园区的存量足以承载未来 亿多农民工进城的问 题。

  但实际上,这些园区的土地利用强度极不理想,据国土部对 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2012 年),分别有 15%

  的开发区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都在 0.5 以下(zui高达 3.36)、工 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在 2000 万元/公顷以下(zui高达 36820 万元/公顷),20%的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在 3000 万元/公顷以下 (zui高达 249100 万元/公顷),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形势紧迫。

  同时,随着我国淘汰过剩产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日益 推进,传统产业园区正逐渐***露出产城分离等系列相关问题,如: 配套严重滞后造成园区白天热闹,晚上几乎为空城,产业与城市 融合度低,园区发展后劲乏力。

  因此,提升产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推进产城融合,重新 激发园区活力,是目前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为实现上述 目标,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关键是要完善园 区配套、灵活土地利用、借力共建共享等。

  二、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构建完善的园区配套

  因为产业园区大都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为就近上班,很多 工人(尤其是外地人)就住在园区或租住周边民房。由于缺少影 院、商场、餐厅、医院等配套设施,工人下班后无地消遣,职工 正常生活也不能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招不到人、 留不住人”的窘境,对园区的招商和投资环境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那么,产业园区历经 30 多年的发展,为何至今仍存在配套

  不足的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是历史原因。由于早期对产业园区认识偏颇,认为产业园 区即以工厂集聚为主,居住、商业、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可 有可无,即使有,也是仅提供员工宿舍等基本服务,以致大部分 园区的规划建设中配套严重滞后。如今因土地资源有限,且性质 不易变更,所以,增加配套难度重重,不少园区仍呈现出“产城 分离、工业孤岛”的问题。

  二是园区商业配套的特殊性。由于园区内的人口规模一般难 以支撑大规模的商业体量,而零散性的便民商业,又因为商务楼 宇租金贵、底商扰民等原因而被拒之门外。即便有商业及休闲服 务设施,但因布局过于分散,也很难形成必要的商业氛围。

  三是园区管理体制的原因。目前园区管理大多由管委会负 责,不少管委会除发展园区经济外,还承担了诸如社区服务等大 量繁杂的社会事务,这给园区管理和运营带来不小的挑战。因此, 虽然目前有一些园区已建设了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但由于人 员、精力等有限,社区服务机构仍无法覆盖全部物业小区,导致 很多基层社区工作无法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纵观国内外园区,苏州工业园经历了“以产 兴城”、“产转城升” 与“产城共荣”等阶段,在产城融合方面 堪称样本。邻里中心,作为园区产城综合服务的载体,其规划和

  建设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借鉴。

  “邻里中心”源于新加坡,是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 教育等社区服务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从“油盐酱醋茶” 到“衣食住行闲”为百姓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功能”服务。

  一是服务对象以当地居民为主,秉持 15 分钟步行圈生活理 念,确保居民步行 10−15 分钟就能到达,规模与单位住房比为 1:2.7。

  二是将商业和公益项目有机结合,以 12 项 必备功能为基 础,主要提供商业服务、公益服务(民众联络所、卫生所、图书 馆等)、基础配套服务和公建配套(社工委、公交站等)四种服 务。

  三是摈弃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也不同于传统的小区 零散商铺,而是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的区域性服务,把所 有商业和服务设施集于其中,既缩短了距离,又能满足多元需求, 同时又可提高区域的环境质量。

  苏州工业园自 1998 年建设diyi个邻里中心,十几年中,已 建成近 20 个邻里中心。邻里中心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公司化(苏

  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运作,管委会作为政府代表, 是公司diyi大投资人,占 70%的股份,其他为大型国企和本地 私企。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经营,但具有jue对控股权,这也就保障 了邻里中心“公益为先”的主张。

  园区每个邻里中心会有 45%的面积用于社区公益配套,其 中,15%用于设立“民众联络所”,标准化配备社区工作站、民 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卫生服务站、邻里图书馆、 邻里文体站七大类功能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除卫生服务站由专 业医疗机构运作、邻里文体站由邻里中心公司低偿经营外,其他 均全天候免费开放。

  其运作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地产,通过招商、建设,以 及长期的后续管理来提供社区商业服务。邻里中心出租营业场 所,具体服务则由各种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来进行。其注重产权 持有为主,强化运营管理。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模式已通过直接投资、合 资合作、租赁经营、委托管理及品牌输出等多种形式,被复制到 常熟、南通、日照、南京等多地。

  从苏州邻里中心的经验来看,邻里中心正好契合目前我国大 部分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诉求。

  diyi,邻里中心有快速聚集效应。其一般创建于没人入住的 新社区,依靠其集聚效应,使人气从无到有,这正好契合了传统 园区由于规划等原因导致整体缺乏商业等城市服务功能配套的 现实。

  第二,邻里中心提供区域性集中式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商业 街,而是一种特殊的社区商业业态,可提供辐射到两公里半径的 区域性服务。而园区则地域比较大,一般不太适合中心街道这种 底商式的商业配套,所以正需要这种集聚型商业等配套服务。科 学规划邻里中心还可避免园区商业的杂乱无章,优化招商和投资 环境,同时也利于园区商业的统一运营与管理。

  第三,邻里中心可用市场化形式提供公共服务。采取公司化 运营,同时引入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来承载社区服务等公共服 务,大大分担了园区管委会、民政部门、街道居委会等政府机构 的行政事务,打破了传统社区服务停留在政府民政事业范畴的局 面,使政府可从繁杂的社会事务中抽身出来,集中发展园区经济。

  三、提高进入门槛增强园区土地利用灵活性

  工业园区土地闲置和粗放使用现象由来已久,成因复杂。近 年来,随着各地土地的后备储量越来越紧缺,以及征地难度的加 大,各产业园区粗放开发、土地利用低质低效的形势变得愈发严 峻。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视度也不断被提升。自 2008 年

  以来,国土部已对全国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组织了三 次评价工作,国土部〔2014〕143 号文更是规定,从 2016 年 起,开发区评价将调整为一年一次更新,3 年一次全面更新。

  尽管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已进一步加强,土地集 约利用也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园区用地依 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批复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的空间不足,几无 增量;二是产业用地比例低,偏离了发展定位。三是大量土地闲 置,土地利用强度不理想等。

  其中,对于土地闲置的问题,事实上,我国的《土地管理法》、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法规都已有相应规定。如根据《土地管 理法》第三十七条,已经******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用地,连续 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 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但实际操作中却实施困难。一来,由于企业经营不善、调整 发展方向,以及规划的频繁变动等多种因素杂糅在一起,导致土 地闲置的认定较难,以致用地企业打政策“擦边球”,使政府无 法收回土地。二来,政府对于闲置土地的处置难度也较大。一方 面闲置土地和利用率不髙的土地大部分为银行抵押或经层层转 让,“身份”不清、利益关系复杂,要改变土地用途或改变经营 结构,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土地价格飞涨,给

  政府收购整合土地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

  而对于土地闲置的处理,又分事前控制和事后监管。

  其中,事前预防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采取只租不售的形式。如中关村发展集团提出的土地统 一开发,对园区土地只租不售,以确保企业的用地不会偏离园区 定位或闲置,并在 3−5 年后,重新进行评估,对发展不好或倒 闭的企业及时替换,始终保持园区活力。

  二是分期供地。对一些规模较大、分期实施的大中型工业项 目,政府要预留规划用地范围,按照实际到账资金和生产建设进 度进行分期供地。如阜宁县澳洋工业园就规定:对宗地面积达 100 亩以上,投资强度又不能一次到位的项目,可分期供地。并 在出让合同条款中明确分期各地块的开、竣工、资金到位时间, 经验收合格后,才供应下一地块;否则不予供应,并收回已供未 用的土地。

  三是严查新的用地申请。对企业申请增资扩建用地的,要优 先使用已有建设用地,对同一企业有多处土地,且部分土地尚未 落实项目建设的,或已批土地但尚未建设的,则不再安排新的用 地。

  四是严控圈地行为。通过加大项目预审、采取弹性的土地出

  让年期、多元化土地供应方式、合同约定退出时限等,尽量规避 地产商圈而不建或使园区变住宅的局面,如下专栏上海市工业用 地的出让新规。

  2014 年,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制订《关于加强本市工业 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提出上海市实行工业用地弹 性年期出让制度:原则上,新增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出让年限 不超过 20 年;对于国家和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 业项目,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认定后,以认定的出让 年期出让,zui高不超过 50 年;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 产业项目类、研发总部通用类用地的zui高年限为 50 年。

  工业用地供应方式也更加多元,提出依据不同的产业项目分 别施行挂牌方式和公开“招拍挂”方式。新规中明确,产业项目 类、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采取“带产业项目”挂牌式供应;标准 厂房类、研发总部通用类则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供应。

  同时,鼓励采取租赁方式使用土地,逐步实行工业用地“租 让结合,先租后让”的供应方式。

  为了加块土地流转,新规对于工业用地采取强制退出机制。 即:土地受让人在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开

  发利用条件使用土地。如果因企业自身原因未按时开工、竣工、 投产,超过合同约定zui长时限的,土地将被收回。

  而对于已卖出土地的事后监管,以及闲置土地的处理也有多 种方式可借鉴:

  首先,对于低效工业用地,全面加强用地批后监管,严格执 行低效处置办法。项目供地后,由国土资源局对用地的投资强度、 规模、建筑密度等指标进行定期严格管控。对投资强度不达标的, 发整改通知,限期加大投入;如确实不能按期投资到位、且闲置 土地面积又较大的,则可根据实际投资额,按比例予以核减土地 面积,核减部分做收储调剂使用,重新招引新项目。

  其次,完善工业用地供后监管的部门协作机制。在各部门信 息共享的基础上,供后监管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国土部门动 态巡查项目是否按时开竣工、是否达到土地出让合同中规定的容 积率、投入产出等;二是由园区、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定期审核企 业运行指标,监督核查土地利用状况。

  zui后,对于闲置土地,完善退出机制,并分类实施。按照《土 地闲置处置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供而未用的项目用地,采 取多种形式进行管制。如:对闲置满一年未满两年的,按土地成 本价款 20%缴纳土地闲置费,足额征收土地使用税,并督促其 限期建成投产;闲置满两年的,无偿收回其土地使用权,注销土

  diyi,加强批后监管,仔细调查摸底,做到“四查四清”。 利用卫星遥感和土地调查等资料,采取“图斑、实地、批文”三 结合方式开展闲置土地全面清查:一查图斑,做到地块位置清晰。 以土地变更调查资料为依据,核查每宗闲置土地的图斑变化情况 及具体位置。二查批文,做到地块权属清晰。通过查找土地批文、 ******、合同等文件,明确土地权利人及土地闲置时间。三查“卫 片”,做到地块现状清晰。应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市局督导组 成员、分局调查员、村国土员,逐宗实地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四 查台帐,做到地块统计清晰。按照“一地一册”和“一地一策” 的要求,建立专门工作台帐,细化每一宗地的面积、权属、期限、 处置方式、责任人等属性。

  第二,提出多元化闲置土地处置方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实际提出了计征土地闲置费、限期开发、地块置换、退地还 耕、协议收购或托管、强制无偿收回等六种处置方式。其中,征 收土地闲置费是其它处置方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其它处置方式 必须在全部缴清闲置费后,由用地单位与所在的镇(街)政府商 议,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重点采取了“引、

  促、限、逼、罚”等五项具体措施:“引”,即利益吸引,解决园 区土地整合成本问题。如市财政提供低息借款 5000 万元鼓励收 地,5%为征收经费,10%上缴省库/国库,余下部分市镇五五分 成,允许地块申请位置调整,土地重新出让配置zui高使用年限, 优先安排经营性用地指标等。“促”,即服务促进。采取限期开发、 签订保******、协助补办出让手续、推动集体土地流转等方式促进 项目建设。“限”,即政策限制。对拒不接受处置的闲置土地,市 国土部门不办转让、不办出租、不办抵押;市发改、建设、金融 部门分别不予立项、不予报建、不予贷款。“逼”,即氛围逼迫。 采取统筹用地指标、开展联合督查、签订责任状,以及向媒体公 告送达文书、公告欠费名单等措施,营造处置工作的强力氛围, 一方面逼使各镇(街)全力消化闲置土地,另一方面逼使闲置土 地者主动接受处置。“罚”,即处罚问责。对逾期未缴清闲置费的, 严格依法按日追缴 3%的滞纳金;对拒不配合处置的,报请上级 部门批准强制无偿收回;对未按时完成处置任务的镇(街),严 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通过共建共享借外部资源助力园区升级

  我国产业园区虽历经多次整合,目前仍现存 3000 多家,大 到一线城市,小到乡镇均有产业园区,甚至一个城市就有五、六 个园区,区域内、城市间、城市内不同园区间均可能存在同质竞

  争。这种情况下,对于三四线,或更低级别更偏远地区的产业园 区在无区位、政策、人才等客观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在激烈竞争 中招商引资、发展园区经济?寻求合作、借力打力不失为一个弯 道超车的办法。

  (一)园区共建:苏州工业园的经验输出

  苏州工业园,目前辖区面积约 278 平方公里,人口 70 万左 右。从 1994 年成立至今约 22 年,辖区范围不断扩张,功能也 从单一、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到目前已明确要建设成为苏州的一 个综合商务城区。

  作为中新合作典范,苏州工业园区虽然积累了丰富的人才、 资本和招商资源,但受制于发展空间,难以充分发挥其效应。因 此,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多种模式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曾先后在江苏省内,分别与宿迁、南通建立了苏宿工业园和苏通 科技产业园;在省外,则以市场化形式与安徽滁州建立了苏滁现 代产业园等。

  苏州工业园区的输出,与硬件相比,其更注重“软件”输出, 合作共建不是简单地单向输血、送干部、给项目,而是全面输出 园区建设、招商、社会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经验与理念。如苏 州招商团队会为合作方带来一整套的成熟经验、评估体系、既有 的瓯乐棋牌的合作伙伴和项目等。

  合作模式一般是由苏州、合作地两市联席会议决策,共同开 发。如苏滁现代产业园,由中新集团与滁州市政府合资成立中新 苏滁(滁州)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8 亿元,其中,中新集团 占 56%股份,滁州市占 44%。按照“成本−收益”原则,以及 股权比例,滁州市将园区土地收益和税收留成等收益的 55%以 上给中新集团。

  开发及管理模式与苏州工业园相似,采用政府主导、公司企 业化运作的模式。一般由合资公司作为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和 运营主体,负责规划、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同时, 成立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享受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行 使管理主体职责,负责征迁安置、行政管理服务等工作。如苏滁 现代产业园,除上所述外,还组建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涉企 市级审批事项实行“二号公章”管理,实现封闭运作。

  滁州紧临江苏南京,有着东部的区位、中西部的政策,投资 环境优越,且近年来,滁州市以建设合宁之间新型中心城市为目 标,大力推进大滁城建设。滁州加速上升的强劲势头、优越的区 位交通和政策环境、及现有的产业基础,这些关键因素正契合了 中新集团走出去的发展诉求。

  2011 年,中新集团与滁州市政府签约,合作开发苏滁现代 产业园。作为中新集团走出江苏的diyi个投资项目,园区面积约 36 平方公里,定位为“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建设周期为 8−10 年,总投资约 1300 亿元,分两期建设,首期 12 平方公 里。园区于 2012 年开建,至 2015 年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 48 个,协议引进资金超 200 亿元,竣工投产工业项目 15 个,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 85 亿元。

  ——突破常规,延续并提升苏州园区模式。打破常规的产 业梯度转移模式,以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和外资为主,不但要 引进国际资本和生产能力,更要引进的是先进技术和研发力量。

  ——突出规划引领,编制高水平产城一体规划。委托新加 坡邦城规划院编制了概念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30 项规划,对园 区产业、商住、配套用地按照“三个 1/3”理念进行整体规划布 局,明确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发展节奏和实施路径,真正做到一次 性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

  ——严控项目质量,确保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管委会和合 资公司两支队伍联动招商,其中管委会以内资为主,合资公司以 外资为主,重大项目合力攻坚。同时,严把项目投资规模关、投 入强度关、产业定位关、集约节约关、环境保护关,亩均投资强

  度低于 400 万元或税收低于 30 万元的项目一律不供地,环保不 达标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一律禁止入园。

  ——完善综合配套,力促产城融合发展。学习苏州工业园 区,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邻里中心,为园区企 业和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配套服务和社区服务。引进苏州和乔物 业服务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道路保洁、地下管沟、 路灯、公园、广场、绿化等一体化管理。引进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合作办学,启动九年一贯制中小学建设。同时,引进南京鼓楼医 院集团设立分院。聚焦产业工人和高端人才两大主体,建设蓝白 领公寓及相关配套设施,积极扶持就业创业等。

  (二)吸引外资:太仓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德国是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瓯乐棋牌的合作伙伴。自 1978 年中德两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来,中德的科技合 作进展顺利。继全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江苏太仓成功打造 “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中国德企之乡”之后,揭阳、青 岛、沈阳等纷纷也建立了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目前,中德双方互 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已结成的友好省州城市达 81 对。

  近年来,德国工业 4.0 与“中国制造 2025”的提出又使中 德两国有了更多的契合点,中国制造的“量”与德国制造的“质” 的互补正应了产业升级、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因此,探索中德

  合作不失为地方园区和产业升级的途径之一。

  那么,德企有哪些特点,如何才能吸引德企合作呢?以下不 妨以太仓为例,看看其偏居江苏一隅,是怎么成为德企首选的。

  diyi,打造德企青睐的生态环境。太仓虽不是大城市,但和 德国小镇很像,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完备。太仓有很多绿地 (46%),公路两边不是挨挨挤挤的商铺和住房,而是宽阔的绿 地,田园式的城市环境成为太仓对外开放的一张生态“名片”。

  1993 年春,全球著名弹簧生产企业德国克恩−里伯斯公司总 裁斯坦姆diyi次来到太仓,就被其安静、清新的环境所吸引。于 是,他“试探”着在太仓投下了 50 万马克,创建了diyi家德资 企业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如今,太仓的德企数量已超 过 230 家,总投资近 20 亿美元,年产值近 300 亿元,是中国 德资发展zui好、密度zui高的地区之一。

  第二,做优服务,提供软性投资环境。太仓周边不少城市均 建设了高标准产业园区,在硬件设施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情况下, 如何能脱颖而出,获得德企青睐?太仓选择做优软件服务,针对 德企特点,提出了“三信(心)”原则。

  首先是诚信,注重契约精神,承诺的条件一定不打折扣兑现; 另,德国经济依赖知识产权保护,太仓是“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

  系基地”的weiyi县级市,还特成立了知识产权法庭。

  其次是自信,太仓城市虽小,但却秉持双方互相尊重的原则, 对于不适合太仓,或者落户条件苛刻的企业,一定婉拒。

  zui后是耐心,也是zui重要的一条。因为德企主要是中小企业, 再加上德国人做事严谨,一开始投资规模不大,后续才会按计划 一步步追加投资。多年来,周边的兄弟城市大项目一个接一个, 但太仓却耐住寂寞、从未动摇。早年,太仓曾为一个德资项目谈 了 5 年,结果落地后投资才 100 万美元,但后来其陆续增资, 如今税收已超 5000 万元。目前,在太仓,超过 90%的德企均 完成了增资扩产。

  随着德企规模不断扩大,太仓市政府又增加了一条服务原 则,即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充分尊重企业 的私密性,尽量不去打扰。得益于贴心的服务,太仓在德国的名 气越来越响,逐渐成为德企来华的首选之地。

  第三,引进“双元制”教育,提供与德企匹配的技术人才。 太仓落户的德企大多是精密制造类,对员工技术要求很高,本地 职校培养出来的技工,很少能达到要求。被视为德国经济腾飞的 秘密******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了太仓集聚德企的加速器。所 谓“双元制”教育,是指由职校、企业双元主体共同投入场地、 设备和师资,学校负责招生、文化课教学以及专业基础课教学;

  企业负责采用德国的考核和课程标准开展技能培训的教育模式。

  2001 年,太仓经济开发区与德国某州政府、企业,及太仓 某学校合作创办了中国diyi家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同步的职业 培训中心,正式引入“双元制”职业教育。3 年后,首批 17 名 学员毕业,被企业一抢而空。尝到甜头后,太仓职教、中等专业 学校亦分别与德国政府、企业、商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开展 “双元制”教学。

  如今,又创新采取“定岗双元”模式,由中德高校及德企共 同组办“******定岗双元班”。在班级招生之前,德企就“预留” 技术技能型工程师等岗位,学生入学初与德企签订定岗双元的 “委培协议”。学校参照德国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以及教学资料, 由德国专家指导,在课堂、实训中心和企业岗位三个教学场所开 展培训教育。同时构建如“4−6 轮换”的“定岗双元”课程体 系:4 周在学校学习,6 周在培训中心或企业岗位培训。很多毕 业生进入企业后,短短几年内就成为技术骨干、主管,受到企业 的欢迎和肯定。

  除上述几点外,太仓这个仅有 50 万人口、在国际上名不见 经传的县级市之所以能聚集百家德企,还在于其将紧邻大都市区 位优势的充分放大。

  太仓与上海“一衣带水”,车程半小时,德国《对话》杂志 曾评论:“太仓是中国大上海边上zui理想的德国投资领地”。从 1993 年至今,太仓开发区借梯上楼,从各领域与上海进行全方位、 深层次、强渗透的无缝对接:

  ——交通接轨,零距离合作。开通太仓直达上海轨道交通 的惠民公交和城际公交快线,推出与上海公交卡在共享同 等优惠的交通“一卡通”,撤除太仓市进入上海的收费站,实现 沪嘉高速免费通行等。

  ——科技接轨,高起点运作。一是近 70 家太仓企业与复旦、 同济等多家一流院校签订 100 多项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共建 联合实验室等产学研协议。二是与院校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电 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重点集中于解决技术难题 和开发新产品。三是与上海交大、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共建“6+ 1”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引进近百项科技成果及科研 项目。

  ——人才接轨,无缝隙联动。充分利用太仓市科技创业园、 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吸引上海院校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携带科技成 果来太仓创新创业,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医疗接轨,资源性共享。太仓医疗保险基金结算中心 与上海长海医院签订“太仓市参保人员赴上海长海医院医疗费用

  实时结算协议”,建立并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太仓参保 人员跨省就医实时结算。

  ——文化接轨,双赢式互补。太仓市政府赴上海举行文化 产业推介会,建设太仓大剧院,邀请拥有充足文化资源的东上海 百老汇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迄今为止的 17 场 演出,上座率都在八成以上。

  (三)扩张教训:中关村产业园面临尴尬

  园区扩张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中关村产业园,当年, 一方面随着产业布局迅速扩大,原有土地空间开始受限。另一方 面,中关村的入驻企业在迅速壮大之时,原有土地资源已经饱和, 但还想享受同等优惠待遇。因此,扩建园区就成为中关村发展的 内在需求。

  从 1991 年提出一区两园,中关村产业园从当初的电子一条 街到如今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区 16 园”,北京 16 个区 县均有了中关村的分园,总收入也从 1988 年的 14 亿元倍增到 2012 年的 25025 亿元,成为首都经济的先锋队。但由于体制之 弊,目前仍处于园区管理“两张皮”的尴尬。

  diyi,总部与分园间由于无行政隶属关系,“一区 16 园” 很难一盘棋发展。中关村管委会与各分园管委会没有上下级间的

  行政隶属关系,对各分园的协调难度大,无法统一规划,协调发 展,以致 16 个园区各自为政,争项目、争投资、重复布局的现 象时有发生。虽几经改革,但效果甚微。且由于各区县实力不均, 从而导致弱势区县的分园很难和强势分园抗争。zui终,中关村产 业园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优惠政策、服务体系和先进理念 等优势在分园内无法有效传递,分园构建的初衷难以实现。

  第二,园区与地方诉求不一致,导致园区发展方向易出现偏 差。由于各分园的建设与发展直属于各区县政府,但与园区统筹 发展不同,各区县政府关心财政收入,项目选择看中投资额、就 业拉动、财税贡献等,以致不少分园虽名为高科技园区,其本身 进驻的高新技术企业却少得可怜。如丰台分园开发的总部基地, 2003 年丰台区将其产业功能定位为“总部经济”。而事实上,基 地当时位于丰台区南部一个较偏僻的地方,基础设施相当落后, 项目只是盖了很多办公楼,虽然根本谈不上高科技,但由于中关 村管委会对此项目去留没有决定权,而只能如此。

  另外,除苏州工业园、中关村产业园,园区还可选择产业运 营商进行合作。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市北高新、漕河泾开发 区、清华科技园、武汉东湖高新以及天津鑫茂科技投资集团等产 业运营商,目前也在全国各地进行对外模式输出,进而实现异地 复制与扩张。他们主要是以物业租赁管理和更为专业的产业专项

  培育为特长,往往通过孵化器的形式为入园企业提供法律、政策、 投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全面培育孵化企业成长。

  以清华科技园为例,其拥有 3 种不同的输出模式:diyi种是 “投人也投钱”,由清华科技园自身进行物业开发管理;第二种 是“投人不投钱”,由清华科技园输出管理团队;第三种是输出 自身管理服务模式的“咨询模式”。目前,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 立超过 30 个分园,还计划在未来 6 年内将分园扩张到 100 个。 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地方园区的合作对象之选。

  总结上述苏州工业园、上海、东莞、太仓、中关村产业园等 地的管理和运营实践,通过完善园区配套、高效土地利用、借力 共建共享等多元方式,为目前大多数产业园区的盘活与转型升级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一是通过完善园区配套,促进产城融合。尤其是地处郊区的 园区,可借鉴苏州工业园邻里中心的商业及社区等配套服务的供 给方式,在保障园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又可分担园区管 理者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还能带来多元的社区服务、物业管理 等先进理念。目前其正在全国进行模式复制与推广,探索引进与 合作不失为各地园区转型升级的捷径之一。同时,对于后续新建 的园区,应吸取教训,在规划设计时就应预留出完善的配套设施

  二是促进园区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一方面需加强事前控 制,如中关村产业园提出的只租不售,澳洋工业园的分期供地, 上海市提出的加大项目预审、采取弹性的土地出让年期、增加挂 牌出让等多元化土地供应方式、合同约定退出时限等土地出让新 规。另一方面需加强事后监管与处置。对于低效工业用地,由相 关部门对用地的投资强度、规模、建筑密度等指标进行定期严格 管控,制定并严格执行低效处置办法;对园区内大量的闲置土地, 可学习东莞市闲置土地处置经验,制定完善的土地退出机制,并 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

  三是借助外力,灵活利用外部成熟经验。无法靠自身力量实 现园区全面转型升级的地区,可通过与苏州工业园等优势园区或 清华科技园等产业运营商合作,借其扩张之势,引进先进的招商、 服务、管理和运营经验,并结合自身条件,适时对合作模式进行 改进。同时,为实现合作共赢,需首先理顺体制,协调好各方关 系,以规避中关村产业园的扩张之弊,力求双方利益zui大化。而 且,打铁还需自身硬,各地园区若想借力,需给对方一个选择自 己的理由,如太仓,为吸引外来优势力量,做好全方位准备,甚 至为其量身打造投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借力打力,实现弯道 超车。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瓯乐棋牌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瓯乐棋牌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时下,常熟泗洪工业园区办公楼内,以“清廉、自律”为主题的廉政文化宣传牌在大厅、走廊等处醒目可见,让园区干部直观感受到廉政文化宣传氛围。   今年以来,常熟泗洪工业园区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推动廉政宣传教育多样化,着力弘扬廉政文化。上半年,组织党的十九大精神、《监察法》、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等内容学习6次,其中党工委专题学习2次,累计向干部职工发放党纪党规等...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土拍成交 · 常熟|4宗地块全部成交!苏州信达置业4.86亿元拿下古里镇虞东路住宅地块   土拍讯今日(7月12日)上午10点,常地网挂〔2022〕6号公告中4宗地块正式竞拍,包括3宗涉宅、1宗商服地块。   竞拍前,所...

  今年以来,尚湖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重点项目,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投入100万元对匝道路面破损、坑洼进行了修复,并在东片区新设提升泵、铺设150米下水道解决雨季污水满溢倒灌问题。施划停车位2080个,缓解了区域内...

  关于常熟关帝弄56号3幢104房地产拍卖的公告   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现将相关内容公告如下:   房产:建筑面积为62.66㎡,建成年份为1983年,规划用途为成套住宅 ,所有权证号为虞山10002032;...

  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聚焦阳澄湖大闸蟹食品安全及湖水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内外协作多点发力,打出公益诉讼“组合拳”,助力规范养殖经营秩序,有效服务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推动“舌尖上的安全”和生态保护提档升级,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效果。   精准发力,正本清源,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针对媒体曝光的销售假冒“阳澄湖”大闸蟹情况,深入...

常熟市湘江苑8幢01室

常熟市湘江苑8幢01室

  关于常熟市湘江苑8幢01室房地产拍卖的   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现将相关内容公告如下:   一、拍卖标的:位于常熟市湘江苑8幢01室的房地产。房屋所有权证号:熟房权证虞山字第10037734、10037735...

苏州五区三县市!最新国土空间规划出炉!新建10 条地铁有机场……

  近期,苏州四大区三县市公布了国土局空间规划   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姑苏区、高新区   下面一个一个来看,都有哪些利好——   前不久, 《苏州市吴中区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 正式获批。   1、空间布局清晰,“一核一轴一带”,打造“一标杆三高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建议升级浏览器,或者用以下浏览器浏览   您也可以直接使用焦点app或微信小程序浏览   随着全球产业升级大势与经济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国京津冀、珠三角城市带下的多个高级高新区蓬勃对“飞地经济”的积极探索,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飞地经济”已然成为区域探索合作模式、突破自我瓶颈的有效形式。 常熟国...

网站地图